(28)这个世界我们彼此选中——不是因为天命,而是愿意走一段不确定的路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第二天中午,桐林商厦三楼的铜锅厅人声鼎沸,热气腾腾,锅底翻滚,牛油红汤泛着油花,香气混着蒸汽在空气中弥漫,像在锅面罩了一层迷雾。
六个人围坐一桌,氛围却有些反常。不是寻常放学后的轻松,而是那种“有话要说但不知怎么开口”的沉默。
张芳夹着豆皮,眉头微蹙,扫了一眼对面的陈树、马星遥和刘小利,觉得他们三个神神叨叨的,一会儿交换眼神,一会儿故作镇定,明摆着有事憋着不说。
“你们到底搞什么?”王昭撑着下巴拨拉着锅里的土豆片,“中午还专门定火锅,搞得跟鸿门宴似的。”
“不会是竞赛材料出问题了吧?”张芳冷不丁地问了一句。
“不是坏事。”陈树率先开口,话刚起个头,就被刘小利一把抢过去。
“我来说。”刘小利端坐着,难得一脸严肃,“但你们要先答应,不许笑、不许打断,更别说觉得我们疯了。”
王昭皱眉:“这么严肃?”
“很严肃。”刘小利压低声音,“你们听好了,我们今天要告诉你们一件……跟乔伊有关的事。”
“乔伊?”王昭眉毛一挑,“她怎么了?”
“她不是普通转学生。”马星遥语气平静,“她不是‘现在’的人。”
张芳怔了怔:“你们……这是在开段子?”
“不是玩笑。”陈树掏出一张照片复印纸——昨晚乔伊留下的吊坠特写。
那是一枚蓝黑色金属质地的吊坠,刻着“2021”。
王昭接过来,眼神明显顿住了几秒。张芳也凑过来看,指尖轻点吊坠边缘:“这种工艺我没见过……不是普通合金,也不像装饰品,倒像某种仪器部件。”
“乔伊说,她从未来某年穿过来的。”陈树轻声道,“她不是说梦话。她能解很多我们看不懂的题,提前知道实验设备的缺陷,甚至……知道一些和我们有关的事。”
“她不是炫耀。”马星遥接话,“她一直很克制。但我们看得出来,她不是学的快,是知道的多。那种从容不是背书来的,是生活过来的。”
桌上气氛渐渐凝固,只有火锅还咕嘟咕嘟响。
“她本人呢?”张芳忽然问。
“在楼下。”陈树说,“她说让我们先把事情说清楚,免得你们当场炸了。”
“那她也挺自信的。”王昭靠回椅背,语气淡淡。
“不是自信,是谨慎。”马星遥语气比任何时候都柔和,“她说,她怕一口气告诉所有人,最后连她最信任的人也会离开。”
桌上短暂沉默。
王昭咬着吸管,没说话。张芳低头,把那张复印纸折了折,塞回了桌边。
刘小利难得没插科打诨,只补了一句:“她一个人撑了两周。我们三个算是半路知道了点,但她其实什么都没求我们。”
陈树靠在椅背上,望着火锅的热气,有些感慨:“说实话,她刚来的时候我没觉得什么特别。就是觉得……她不像转学生,倒像提前活过一遍的人。”
王昭忽然抬头,看着他们:“那你们信了吗?”
“我信。”马星遥第一个开口。
“我也信。”刘小利说,“一半是直觉,一半是……我不想她一个人扛着。”
张芳沉默了一会儿,轻轻放下筷子,语气很淡,却很肯定:“我信她。她不是那种爱编故事的人。”
一旁的王昭盯着锅底翻滚的毛肚看了好一会儿,才慢慢笑了笑,声音里听不出情绪:“我不信什么未来。”顿了一下,又补了一句,“但我信她。”
她抬起头,看着桌上的几个人,语气忽然带了点说不清的柔和:“咱们六个人,能在这一年凑在一起,组个学习小队,吃顿火锅,这事本身就挺奇的了。”
刘小利一拍桌子:“我就知道!张姐稳,昭姐狠,我果然没拉错人!”
王昭拿筷子敲了他一下:“少拿你那套综艺词来煽情。快点把人叫上来,我正好胃口开了。未来的人,也得会吃辣吧?”
陈树咧咧嘴,站起来:“行,我下去叫她。”
包间里终于松了口气。饭桌上的气氛从最初的试探、犹豫,慢慢变成了熟悉的烟火味。没那么多大道理,有时候,就是“这顿火锅一起吃下去”的默契,让人走近。
门开了,乔伊推门而入。
热气扑面,锅底翻滚,豆皮在汤里打着旋儿,几双眼睛不约而同望向她。
她才刚坐下,王昭就看着她,像是早准备好了一句话要说。
“早知道你真不是普通人,我就不安排陈树那破任务了。”
乔伊一愣:“什么任务?”
陈树赶紧咳了一声,低头笑着解释:“呃……就是盯着你,看你是不是有什么‘隐藏身份’之类的。昭姐当时真信了自己那套《校园谍战》。”
乔伊无语地看向王昭:“你这是电影看多了?”
王昭咬着筷子,挑了挑眉:“你想啊,你一来就考全校第二,平时不说话,一讲就是我们听不懂的结构理论。你说我要不防你点,是不是显得我不合格?”
“不过话说回来,”她语气忽然轻快了些,“你来之前,穿啥?别告诉我还是这校服。”
乔伊笑了笑:“那倒不是。大部分人穿宽松卫衣、厚底运动鞋,有的还穿能自己调温的衣服。遇冷加热,遇热降温。”
王昭眼睛一下亮了:“真的假的?那我们冬天还用贴暖宝宝吗?”
刘小利一边捞豆腐一边插话:“你有没有带一两件回来?我们这开个‘未来潮牌’小铺不亏。”
王昭翻个白眼:“你就知道搞副业。”
然后,她看向乔伊,眼神收敛下来,语气轻了一点:“其实我以前不太信什么‘未来’。我总觉得这个世界谁努力谁上去,谁落后谁认命。可你来了之后……我好像开始想了——如果真的有人能提前知道一点点,是不是……也就有资格多争一争?”
她说完,把筷子搁在碗边,没再说话。
乔伊听着这句话,心里一下有些发热。她低头看着小碗里的蘸水,忽然觉得有点酸。
从前她以为自己是个多出来的“变量”,是别人青春里的一段插曲。但现在——她开始真正地,融进这个小团队里了。
被怀疑过,也被认可了。
王昭忽然笑了,斜了她一眼:“别以为你是‘未来人’,我就不跟你吵。从现在开始——你说的,也不一定都对。”
乔伊也笑,举起茶杯碰了她一下:“那当然,未来是方向,不是答案。”
火锅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着,锅里的鱼丸一个个鼓胀着,汤底红亮,辣得人直吸鼻子。
桌上没有高深的理论,也没有什么历史的节点,只有六个少年少女,围着热锅、喝着酸梅汤,讲着不靠谱的梦想,调侃着现实的荒唐。
铜锅最后一锅毛肚已经翻了三遍,汤底都熬出了一层香油花。
乔伊抬头,看着对面的几张熟悉的脸,突然觉得——就算未来真的遥远得要搭火箭,她也愿意从现在开始,一步一步往那边走过去。
至少,他们六个,是一起的。
王昭用纸巾擦了擦嘴,忽然语气一转,轻描淡写地说:“这下我算明白了。咱们这次要去桐山三号井调研,可不是为了什么竞赛加分,也不是传说中的‘保送直通车’。”
她说着,一边扫了陈树一眼,又轻轻扫了马星遥一下。
陈树咧嘴一笑:“嗯,确实不是。”
马星遥也点了点头,语气比往常更有些坚定:“我们俩,其实等这机会等了很久了。”
“不是为了拿奖,是想弄明白一件事。”
王昭“哼”了一声,嘴角却微微翘起。她拿筷子撩着锅底的豆腐皮,语气慢悠悠的:“行吧,我承认我是被你们哄进来的。”
“我对井下那点事儿没兴趣,对什么地形扫描也不懂。”她顿了顿,目光带着点玩味,“我只是对某些人感兴趣而已。”
说完,她像不经意地看了马星遥一眼。
马星遥没接话,只是轻轻低了下头,耳根不动声色地红了一点。
陈树在旁边赶紧咳嗽几声,打着哈哈:“哎哟,吃顿饭怎么变成感情综艺现场了?”
张芳一直没说话,这时推了推眼镜,终于发声:“这样也挺好。”
她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,但句子像条清晰的直线:“你们是想找人,我是想保送。”
“你们不抢第一,我也不会管你们去哪儿探矿,咱们各自努力,别互相影响。”
陈树笑着摇头:“你这人设,太稳定了。”
张芳回他一句:“第一名不会从天上掉下来。”
她看了乔伊一眼,“如果你真的能回去,那我现在能拿下的第一,就是我将来选择自由的基础。”
乔伊笑了笑,没有多解释,只是轻轻地放下筷子,语气温和:“不想去也真的不用勉强。”
她一边说,一边看着每个人。眼神里没有怂恿,没有拉拢,只有一种近乎温柔的理解。
刘小利在边上舔着手上的蘸酱,忽然正经起来:“但我得提前说——别想着把我踢出队。”
他一本正经地数着:“你们要探矿,我背设备;你们讨论方案,我负责录像;你们谈判时我递茶,你们迷路了我拉人。”
“就一个要求——将来哪天你们真翻出个什么历史新篇章,别忘了写上我的名字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