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7)真相之外,还有我们——不是为了回到哪里,而是为了一起去向哪里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乔伊看着眼前这仨男生:一个拿着啤酒发呆,一个举着烤串忘了咬,还有一个,正拿矿泉水瓶对着灯光比划,看起来像在用它当望远镜。
她低头抿了一口冰啤,气泡炸在舌尖上,像提醒她:总要有一天,要把这些话说出来。
她轻轻把杯子放下,嗓音不大,却打断了夜摊上嘈杂的背景声。
“我其实……是从2021年来的。”
三人同时一顿。
刘小利的串掉在盘子上,烤蒜头啪地一声滚开。
“哎哎,你别逗。”他咽了口啤酒,“我们刚才说的是矿难、井下光,不是写科幻小说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乔伊看着他,语气平静,“所以我才选在今天告诉你们。”
她慢慢抬手,从衣领下拉出那个挂在脖子里的吊坠——一枚深蓝色的小牌子,像金属,又不像金属,边缘闪着不自然的冷光。上面刻着一组数字,很小,但马星遥一眼认出,是“2021”。
“这个材质,在这年头应该还没出现。”乔伊轻声道,“这是我来的那个时间点,做出来的东西。”
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。
陈树沉了两秒,突然抬眼:“你说的实验,是‘Ω’?”
乔伊微一点头。
马星遥轻声问:“你是……被送来的?”
“更像是被‘甩’下来的。”乔伊笑笑,“我不是来执行任务的,也没有什么天选身份。醒来那天,我就在教室后排,穿着你们的校服,连书包都是别人的。”
她把吊坠收好,抬起头,看着三人:“我一直没说,不是因为不信你们。是我自己也还没准备好。”
刘小利终于找回点情绪,试图调侃缓解气氛:“那你得有‘穿越者的标配’吧?至少也得知道点‘未来信息’?比如彩票号码?”
乔伊偏头想了想,忽然语气轻松起来:“彩票没有,信息倒有。”
“你们现在天天发短信,攒话费,几年后你们会用上可以随便上网、发语音、拍照、发朋友圈的触屏手机。”
“你们吃着这家的串,以为来顺饭店会一直在这儿。但再过两年,这片夜市会拆,换成地铁口,来顺会搬到桐南路。”
“十年后,你们不再讨论高考、竞赛,而是在聊工作、房价、还有一个词——‘焦虑’。”
她说得不快,但每一句都像风,吹在人的耳边,却慢慢钻进心底。
陈树靠着塑料椅,低声问:“那你现在,想回去吗?”
乔伊看着他,点头。
“我当然想。但我没法一个人完成。我怀疑你们说的‘光’,说的那个夜晚,和我来的路径,是连着的。也许那晚,不只是塌方。”
“也许,它打开过一次路口。”
她顿了顿,又看着他们,认真地说:
“我不知道你们信不信我。”
“但我知道,如果我们不试,就永远不知道,那个‘走失’的东西,还有没有回头的可能。”
这一次,没人再笑。
夜风卷着烤肉香在棚布间游荡,啤酒起了泡,串已经凉了,但桌上的四个人,谁都没动。
刘小利最先打破沉默,叹了口气:“行吧,要是这事能查出点真东西,我愿意跟你们折腾一下。”
陈树揉了揉鼻梁,像把什么悄悄咽回去:“我愿意。反正,我爸留的最后那句话,我一直没当真,现在,我想知道,他到底去哪了。”
马星遥没说话,只点了点头。他眼神里那种一向的沉着,像终于找到个可以寄托的方向。
那一刻,他们三个终于明白了一件事:
乔伊不是“转学生”,她是那个从另一个时空走错路,却刚好,撞进他们青春里的人。
而他们,也不只是考试、打游戏、抄错题的男孩。
他们,是她能回去的希望。
也是自己,重新理解“什么叫选择”的开始。
乔伊低头轻抚着脖子上的吊坠,语气不快,却带着一点试探:“你们……还记得那次我们一起看的《速度与激情》吗?”
陈树一愣,刘小利嘴里还嚼着烤串:“啥时候的事了?我记得……中间还断过片。”
乔伊点了点头,继续说:“中间是不是插进来一段黑白的画面?就十几秒,一个沙沙作响的背景音,然后是几串数字。”
“426,或者说……Ω。”马星遥接上。
陈树蹙眉:“我当时还以为是放映故障。”
“我怀疑,那不是故障。”乔伊盯着他们,声音低了些,“那是故意放进去的,一段提示。”
“谁的提示?”刘小利嘴角的辣酱都快流下来了,“你说……是有人通过电影给你传话?”
“也许不仅仅是我。”乔伊看向他们,“也可能是我们所有人。”
她顿了顿,语气放轻了些:“这些天我总是梦到那个声音,很低,很模糊,一直在说:‘426,624……错误,启动失败……’”
陈树一震,立刻直起身子:“你刚刚说的这几个数,我也听过。不是梦,是我录音设备里那段低频噪音,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。我查过,哪怕是电磁干扰,也解释不了那个节奏。”
“如果这些数字真的重要,它们可能不是编号。”马星遥轻声道,“可能是某种标记,或者指令。也可能,是一个……入口。”
乔伊点点头:“我也不知道它们代表什么。但我知道,那天我醒来,穿着校服,坐在高170班教室的时候,这串数字,就在我脑子里一直转个不停。”
一瞬间,摊子上的气氛变了。
油纸灯晃了几下,炭火发出轻微的“咔咔”声,像是在为这场安静又严肃的对话添了点背景。
刘小利受不了了,举手打断:“喂喂喂,三位学霸,你们是不是得先问问我‘心理准备好了吗’?我一普通学生,酒还没喝完,你们就给我整出‘密码传输、时间入口’?”
陈树笑着摇头:“你要真普通,也不会坐在这张桌子上。”
乔伊也轻笑一声,语气变得柔和:“而且你别看你闹,其实我们最需要的,就是你这种能把人从‘太认真’里拉出来的存在。”
“你是我们这队最像‘生活’的人。”
刘小利得意地一抬下巴:“那必须的,我是这小组的‘人间缓冲带’。”
几人笑过一阵,乔伊收了笑意,声音平静却清晰:“但接下来我们得认真一点了。”
“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回去。但我想试一试。如果这个世界真藏着一个我们没发现的入口,那426和624,一定是钥匙。”
“破解它们,就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事。”
空气安静下来。
陈树看着她,语气很直白:“老实说,我一开始真的不信你。你太稳了,太像一个‘知道了答案才进考场’的人。”
马星遥也开口:“我也防着你。你看地图的方式,听我们讨论的时候,眼神太熟练,像是在确认而不是学习。”
乔伊没反驳,只点了点头:“你们防我,我也防你们。你们三个人里最让我疑的就是马星遥。”
她转头看向他:“你有一种……和时间无关的冷静。那种像在等一个信号的感觉,不是普通高中生该有的。”
“我还真以为,你和我一样,不属于这儿。”
马星遥没接话,只是沉默了一秒,轻轻点了点头。
刘小利看了看几个人,忽然笑着打破沉默:“行了,行了,今晚就算我们四人正式缔结‘未来追溯调查小分队’。”
“代号就叫——‘三串半小队’,谁让我们是在烧烤摊立的誓。”
乔伊笑出了声。
陈树举起啤酒瓶,马星遥拿起杯子,四人轻轻碰了一下。
没有口号,没有宣誓,但那一刻,他们心里都知道:
接下来的日子,不只是练题和做实验了。
他们要一起,追一段藏在时光背后的谜题。
风从巷口吹过,带起桌上几张纸巾边角轻轻晃动。
陈树靠着椅背,叹了口气:“所以这就算摊牌了——你是从未来来的,我爸失踪在井下,星遥他爸可能是被什么不明光带走的……我们三个,谁也不是普通路数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