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重回高考当状元

(23)别小看我们——真正的胜场不是在考场,是在我们还没放弃的时候(1/2)

目录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高170班的期中成绩,在年级组投下一颗不小的石子。

当红头文件贴上教学楼公告栏,写着“高170班年级均分第一,综合超越高171班”时,全楼学生一阵哗然。

对大多数班级来说,这不过是一次分数起伏。但对高171班班主任赵真来说,却是一次实打实的“面子危机”。

赵真,出了名的严谨刻板,化学高级教师,教研组骨干,平日最看不上的,就是高170班那股“人多嘴杂、有点才气却不踏实”的风格。

这次,她被打了脸。

成绩一出,她站在办公室里看着分析表,足足站了十分钟,最后放下茶杯,冷声丢下一句:

“我们可以输一次考试,但不能输掉整个节奏。”

没过多久,年级群里跳出一条重磅通知:

【桐山市教育局、矿业集团联合主办,首次面向中学开放“桐山矿井开发科创竞赛”】

关键词:能源开发、安全模拟、人工智能控制。

参赛要求:团队组队,每队3—6人,限拔尖理工方向学生。

奖励设置包括市级荣誉、奖学金、甚至通往青华、桐大等重点高校的推荐资格。

这一通知,立刻在年级掀起波澜。

赵真眼神一亮,当机立断宣布:高171班全员组队,全面备赛。她要用一场“真本事”的较量,把被压过一头的“面子”赢回来。

“成绩起伏没关系,但实力必须稳得住。”她在班会里说,“我们不靠意气,我们靠系统训练。”

而高170班的石爱红看到通知后,只说了一句话:

“如果他们想靠比赛翻盘,那咱们就别退场。”

她第一时间进班,语气干脆:“乔伊、张芳、王昭、马星遥、陈树——你们五个,备赛,科创竞赛我报上了。”

全班哗然。

“这次不是排座次,是看你们有没有勇气,从这间教室,走进真正的世界。”

乔伊一看到“桐山矿井”几个字,心头轻轻一跳。那正是她“穿越”前所在的研究方向之一,过去熟到闭眼都能写代码。

但她看着手中的中性笔,深吸一口气。

现在,她不是科学家。她是乔伊,是桐山二中170班的一员,是一个肩负目标的普通学生。

她点头:“我愿意试一试。”

马星遥说得更淡:“这个题型,我见过。”

张芳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翻出旧课题内容。

陈树挠头:“你们搞理工,我搞点设备。刚好我电路板那块矿井模型,还没调完。”

一场比试,就这样在两个班之间,悄然拉开帷幕。

高171班那边,赵真同样没客气,直接定下三名核心选手:

——杨月,数学竞赛一等奖,逻辑力极强;

——辛吉,文理双优,理综压轴题满解过两次;

——黄潇,物理建模天才,但这次被乔伊压了一头,落到第四。

三人组队的消息一出,全班气氛瞬间绷紧。没人嘲笑,没人轻视。171班的每个人都知道:这一仗,拼的是底子,也拼的是胆子。

而这一次,谁也没把“乔伊”当成那个“转学生”看待了。

她,是对手。

这不仅是一场学生之间的比拼。

这是两种班级气质的较量。

一种强调纪律和稳定,一种拥抱自由与成长。

最终谁胜,不在起点,而在——谁更愿意走到最后。

一时间,高171班内部多了几分久违的紧张感。

“乔伊?我没听过她。”杨月推了推眼镜,语气平静却藏着锋芒。

“听说是转学生。”黄潇冷笑着翻书,“但这水平……不像是刚转进来的。”

“不会是哪位工程师家属吧?”杨月说,“走关系的?”

辛吉没接话,只翻出一张矿井结构分布图,盯了几秒,淡淡开口:“别小看她。她懂建模,也沉得住气。”

“所以这次,我们得全力。”黄潇看了看两人,“咱们选什么方向?”

“动态沙盘建模配模拟程序。”杨月立刻说,“我们去年训练用过这套框架,直接上手。”

“评委好印象分也高。”黄潇点头。

“我来写技术文案。”辛吉收起资料,目光清晰,“这次得让他们知道——一次考试不代表什么。”

赵真站在教室门口,看着三人围坐讨论,眼里带着久违的得意。

她低声自语:“高170,是该被踩一踩了。”

而此时,170班的小组正在图书馆另一端悄悄开工。

乔伊翻着十年桐山能源数据年鉴,一边手写趋势图。

马星遥蹲在地上画着模拟应急路线,白板上已经出现了一张“矿井事故响应图”。

张芳一页页翻查地质安全标准与自动预警文献,眼神沉着。

陈树低头鼓捣一块废旧主板:“我觉得3d图形太花哨,不如我焊个小型逃生模拟电路。”

“可以。”乔伊点点头,“我给你编控制程序。”

这两个班的队伍,一个冷静克制,一个默契自燃。

这不是一场“兴趣项目”,是一次真正的青春比拼。不是为了成绩单,而是为了证明:谁有资格,代表这群人站上更远的地方。

桐山的初冬刚落下第一场薄霜,天冷了,但热血开始翻滚。

刘小利站在公告栏前,看到高170竞赛名单时,嘴角抽了抽。

乔伊、马星遥、张芳、陈树、王昭——六人上限,只剩一个空位。

“就……没有我?”他低头看看手里那半截辣条,忽然觉得有点不好嚼了。

“我居然是边角料?”

课间一响,他冲去找陈树,拍着他肩膀:“你们就这么把我落下了?我刘小利不配参赛?”

陈树正咬着铅笔头,眼都不抬:“你得问乔伊,她是队长,她说了算。”

“我就知道。”刘小利翻个白眼,拿过小纸条,“图书馆是吧?我去投简历。”

乔伊果然在图书馆,窗边的阳光照在她发梢上,她正埋头翻着《城市矿业应急系统》做笔记,神情专注。

刘小利走过去,坐下,一本正经:“乔姐,我来投案了。”

乔伊抬头,笑了笑:“来申请入队的?”

“必须的。”刘小利坐得端端正正,“你们五个干得热火朝天,我这边做题都做不下去。”“听说你是队长,我决定走正规程序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