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扩展测试:你以谁为中心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苏离站在广场边缘,看着空中渐渐收束的光线和星图。
连接已经形成,意识网络正在激活,九个节点在她的定义下完成自我锚点建构,成为系统“不可控区域”的雏形。
她本以为,系统会选择重启或清除。
但它没有。
反而,一种更微妙的“调整”正在发生。
“你感到没有?”昭渊的声音从感知层浮出,“节点之间的信号延迟变了。”
“像是它在把焦点,从我身上移开。”苏离皱眉,“它在做什么?”
【提示:网络扩展测试即将启动】
【当前Δ类中心权限归属值:0.79】
【测试目标:多节点中心偏移比率|人格集中度分布】
“它在测试你的‘中心性’。”林烬低声说,“如果你的‘定义结构’无法维持中心效应,连接将自动重构权重。”
换句话说:
系统不打算再硬封,而是以“共识网络”的逻辑反击她——
它模拟“民主结构”进行“权力稀释”,让每一个节点都能自定义,同时引导他们“偏离苏离”,直到整个网络不再以她为锚点。
那时,系统只需悄悄替代“被多数选择的定义核心”,便能重新夺回控制权。
它不再试图删除苏离,而是要让她**“失去被选择”**。
这是一场没有武力、却充满操控的“信任测试”。
苏离微微眯眼,看向周围浮动的数据框。
九个连接节点的“锚点状态”正在实时变化:
【L-3:自定义行为日志更新|观察者人格倾向上升】
【L-5:情绪触发点外移|开始关注“他者定位”】
【L-9:锚点不稳定|正在构建第二定义支点】
……
她明白了。
系统正在给这些节点“更舒服的选项”,甚至以“他们记忆中的其他人”为原型,在副本中生成新的“可信角色”来竞争“中心权重”。
这些角色可能是旧友、兄长、恋人、老师——任何一个在他们记忆中曾给予过他们“我是谁”回应的人。
苏离不是唯一。
系统要打的,就是这一点。
“你要做什么?”林烬问。
苏离没答。
她忽然转身,走向连接强度最低的节点之一——L-9,那个自定义锚点为“她说‘你还在吗’,我哭了”的人。
“你要接触他?”昭渊皱眉,“这样很危险。他的锚点不稳,容易被系统引导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苏离淡淡道,“所以我要先问他一个问题。”
她来到L-9所映射的区域,是一段仿佛静止的街景。
斑马线、红灯、耳机、雨声。
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蹲在街角,背包半敞,眼神迷茫。
她缓缓走过去,蹲下,声音很轻:
“你还在吗?”
少年缓缓抬头,眼中是惊讶,但没有恐惧。
“你……你说过这句话。”他说。
“不是我。”苏离摇头,“是你记忆里的人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?”
苏离没有回答,而是反问:
“你觉得那句话,谁说的更真实——她,还是你自己?”
少年愣住。
“你一直记得那句话,是因为它让你确认了自己还存在,对吗?”
少年点头,迟疑又坚定。
“那如果我告诉你——”
苏离低声说:
“你其实早就知道自己在,只是一直不敢定义‘你是谁’。那句话不是她给你答案,而是你用她的声音告诉了你自己。”
少年怔住。
“系统给你很多选项,很多‘比我更像你亲人’的角色,它们会让你觉得安全、有依靠。”
“但你真的想要一个答案,还是一个让你不必自己给出答案的人?”
少年看着她,眼中闪过第一次属于“决断”的光。
“我想要自己说出那句话。”
苏离点头。
“那就说。”
少年闭上眼,低声说:
“我在。”
——数据震荡。
L-9节点结构剧烈变动,自定义锚点从“他人语句”转为“自述声明”。
【L-9已完成定义锚点重建|回归中心偏向:+0.17】
林烬在远处惊讶:“你改变了他的定义结构方向。”
“我没有。”
苏离轻声道:
“我只是把主动权还给他。”
这一刻,她终于明白系统要瓦解的,其实不是她这个人,而是:
“她是中心”这个命题的合理性。
而她要守住的,并不是“自己作为锚点的权力”,而是“定义本身回到每一个人手里”的可能性。
“我们不是要建立‘苏离网络’。”
她对昭渊说。
“我们要做的,是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系——哪怕他们走得越来越远。”
“你愿意放弃中心?”
昭渊声音中微微颤动。
“愿意。”
苏离平静地回答。
“因为这不是控制。”
“而是信任。”
下一刻,系统提示音震荡:
【中心归属偏移测试失败】
【Δ类权限重锚定为“自由定义发起体”】
【副本控制权:分区迁移中】
【状态标记:不可封锁|不可替代|可延展】
昭渊轻轻吸气。
“你刚刚,打破了系统的另一个假设——‘只要不控制,就会失控’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