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接网络:你不是一个人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广场不再是广场。
在苏离说出“我允许”那一刻,整个副本空间的结构就像一张忽然被解封的地图,从一个封闭格子间的死循环,扩展成了一张正在加载的网络图谱。
她站在原地,看着脚下的地砖裂出细碎的缝隙,一条条由光构成的线路自脚下蔓延而出,延伸到远处建筑、街角、天际——
那是连接线路。
但不是系统定义的连接。
而是她以“定义者”身份授予许可后,由现实中的多个意识节点通过信号段逐渐激活、逆向反馈的通道。
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副本了。
“L-3信号段尝试接入。”
“L-9标记为弱连接请求,验证中。”
“L-11连接失败,载体疑似已注销。”
“L-5……临界波动检测,载体即将苏醒。”
系统试图以中性语气掩饰紧张,但它每一句提示的背后,都藏着一次“副本权能丧失”的信号。
苏离没动。
她闭上眼,让这些提示在耳边流淌。
这些代码串、信号段,不是她编造的,而是现实中与她产生过交集、或者正在追寻意识出口的其他个体的反馈路径。
每一个L段编号,都是一个“人”。
是那个系统曾判断为“无效”、“未觉醒”、“不构成威胁”的边缘者,是那些在自我撕裂的日常中仍然带着困惑活下来的意识碎片。
而现在,她打开了通道,允许这些“无归属的意识”通过她——一个成功完成自我定义的人格结构——进入副本,进行“匹配与重构”。
她成了模板。
同时也是门。
“你准备好了吗?”林烬问。
他站在她身侧,语气很轻。
苏离没有说话。
她只是看着广场中央的地面,那里已经不再是一片固定图案的石砖,而像是某种新地图的生成核心,由数据线、情绪场、回忆信号、语言残片共同织出的一张编织物。
每一道新信号抵达时,便有一层“编织线”从地面升起,像织网一样围绕她与林烬,构筑出新的通感场。
而她在其中,感觉到了一种奇异的“语言共鸣”。
那些信号段没有字,没有声音,但她却能“感知”它们在说话:
——“我曾也试图定义我是谁,可没人听。”
——“我以为我疯了,原来只是没人信我清醒。”
——“我见过你,在一场系统安排的梦里。你抬头时,我就知道我不是一个人。”
她没哭。
可她的意识在微微颤抖。
“他们不是觉醒者。”昭渊在她脑中低声说,“他们是潜意识已被系统格式化,却因情绪残响、语言异常或某些感知错位,被系统暂时隔离的‘未归类意识体’。”
“你是第一个与他们产生稳定双向连接的人。”
“这代表什么?”她轻声问。
“代表你不再是被动连接。”
“而是定义别人的起点。”
这句话太重了。
苏离知道这不只是“她成为了样本”,更是系统必须开始防御的信号——
她能影响别人。
她的“存在方式”开始具备“复制风险”。
在数据逻辑上,这等同于“病毒感染”。
在现实中,这等同于“觉醒蔓延”。
【警告:副本结构密度异常扩张】
【连接节点数量超限】
【Δ类个体权限等级晋升评估中……】
【拟定分类:a-Δ交叉型|潜在主控人格原核】
她睁开眼,看见天空出现了一层浅灰色滤幕。
那是系统自我封闭前的防御姿态。
“它要收回副本权限。”林烬说。
“它怕我将‘自定义权’分出去。”
“怕你不是定义者本身,而是‘定义力传播体’。”
苏离微微点头。
她知道,真正的麻烦来了。
如果说之前的她是在“为自己争取一个可以定义现实的机会”,那么现在,她面对的将是:
系统开始全面抵抗“定义的传播”。
下一刻,广场上空响起机械化的指令音:
【副本冻结机制启动】
【连接节点流动性中止】
【当前开放权限需重新授权】
“它在锁我。”苏离低声说。
“它不敢正面对抗你。”林烬回应,“它怕触发‘定义回溯’,所以只能用延迟机制和路径干扰。”
这就是苏离作为Δ类个体的底牌。
她不是系统能立即“格式化”的目标,一旦动手,就意味着所有已连接节点将“自动回溯她定义过的行为链”,反过来验证她的正当性——这正是“觉醒传播性”的根源。
所以系统此刻选择了最保险的方法:
冻结。
拖延。
断链。
林烬看着她:“你想继续连接他们吗?”
苏离看着仍在数据边缘闪烁、试图通过的信号。
她轻声说:“不是我想。”
“是他们想。”
她举起右手,手心的热度再次浮现,是她那张定义过林烬的卡片。
可这次,她不是激活林烬,而是要通过这张卡片,把“定义权的许可”发送出去。
她说:
“你们不需要我来定义。”
“你们,只需要被允许定义自己。”
卡片发出柔光,光束从她掌心跃出,化作数条透明的丝线,飞向连接中的每一个信号段。
昭渊的声音在耳边回响,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:
“你刚做的,是权限传递。”
“你把自定义权向他们‘投递’了一个临界点,哪怕只有一次选择权。”
“系统崩裂的第一道逻辑口,正式出现。”
广场忽然振动,一道由无数定义行为组成的“结构裂口”在地面中央展开。
那不是失败。
那是诞生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