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重回高考当状元

凤凰山(五)(1/2)

目录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山顶上,乔伊压着废彪的肩膀,王昭手握电击器,刘小利拖着半瘫的保镖。

乔伊拨开草丛,看着下方山林中四散逃跑的矿工、找不到方向的矿工、失联的工人、昏暗的林道……

她狠狠地摇了摇头,低声骂了一句:“早就知道会乱,但没想到会乱得这么彻底。”

王昭皱眉:“怎么办?”

乔伊深吸一口气:“还能怎么办?咬牙硬撑。”

她眼神一冷:

“现在不是指望计划的时候了——是靠我们能撑多久,让更多人跑多远。”

刘小利问:“那陈树怎么办?”

乔伊看着手中的对讲机,没回应,但手已经在调“树一号”的回波频段。

“他是故意拖的。我们要给他争取——最后的援手。”

乔伊、刘小利、王昭三人反绑废彪,用矿区收缴的铁丝将其胳膊束在身后,又用废彪保镖的腰带绑住其双腿。

乔伊边走边控制局势:“别喊。再喊,我让你尝电击器。”

废彪咬牙,脸色青白交错,却什么都不敢说了。

刘小利扛着那个保镖,还不忘嘴贫:“哎,感觉像在押一双贼鸳鸯下山。”

王昭:“你能不能闭嘴。”

刘小利:“我不说话,我怕吓着自己……”

三人走出林间,终于快到山脚。

但远处林道尽头,忽然亮起一束白得刺眼的越野远光灯。

乔伊眯起眼,刘小利拉住她:“有人!不是我们的人!”

车门“哐当”一声响起,一道黑影从驾驶座走下,逆着车灯走来。

王昭猛地倒吸一口凉气,脸色骤变。

乔伊眯着眼,看清那人身形——那是……乔磊。

但他的身后,还跟着几名全副武装的陌生男子。

他们身上没穿警服,手里却握着战术短棍、肩背对讲,神情冷肃。

不是矿工,也不是保镖,更不像正规警员。

乔伊眼神陡沉,低声说:“不是接应……是……‘第三方’。”

她喃喃:“怎么他们也知道这事了?”

四面林深风冷,浓夜压顶。

从凤凰山顶开始的这场“无声营救战”,终于延伸到了这座多年未归档的黑煤窑大门口。

铁门半掩,锈迹斑驳,门旁挂着一块斜歪的铁牌:“五矿作业区(废)”

此刻,大门外。

乔伊、王昭、刘小利押着废彪与那名保镖,脚步坚定地走向约定点。

而门内,灯火昏黄。

五名守矿打手站成一列,中间押着满脸血痕、嘴角肿起的陈树,身上衣服被扯得一塌糊涂。

张芳站在一旁,眼圈红红的,手里紧握那本相机。

马星遥则站在两人身前,手上握着废彪的备用手机,静静等待。

双方相距不过十米,空气却像被冻住,连风都不敢吹响。

乔伊上前一步,语气冷静有力:

“江湖规矩——一换一,活的换活的,按面换面。”

对面一名年纪稍大的打手,显然是临时负责“交人”的,看了一眼废彪,沉声回道:

“不准动手,不准带机关,不准玩花样。动了,我这边人就撕票。”

刘小利小声嘀咕:“你这哪是交人,跟拍港片似的……”

乔伊侧头低声道:“规矩越像戏,背后越是真。”

这句话,不是她编的,是她从乔磊口中听来的“老江湖交底”。

张芳在后面轻轻扶住陈树的手臂,小声:“我们会换回你的。”

陈树抬头勉强一笑,眼睛有血丝,但目光清亮。

“动作快点,我不想留到明早。”

江湖上的“交人”有套老规矩,乔伊清楚得很:

亮人:交换之前,双方将人推到中线位置,证明人还活着、状态正常。

验声:各自喊一句话证明身份,比如“我是陈树,我没事”;“我是丧彪,别碰我!”

三步交线:双方各自退后三步,让对方人回本阵,绝不能同时接人,避免“双抢双逃”。

乔伊一挥手,刘小利一脚把废彪踢向中线。

“呲——”废彪脚下拖了一道土痕,他冷哼一声,挣开王昭的手,走到中间,嘴角挂着血,咧嘴笑:

“小妹妹,身手是挺利落……规矩也懂得比我家小舅子多。”

“以后真有点……江湖潜力。”

乔伊目光如水,不动声色。

另一边,那名保镖也被送到中线,随后将陈树推了出来,陈树踉跄两步站稳,张芳几乎要冲上去,被马星遥拉住。

“别乱。”

乔伊点点头,开口:

“验证。”

陈树吸一口气,尽管喉咙干哑,但用最清楚的声音喊:

“我是陈树,我没事。感谢各位让我回来。”

废彪也哼哼两声:“我他妈也还活着,你们几个学生会,了不得啊……”

双方各自退后三步。

张芳冲过去扶住陈树,陈树笑了笑:“比物理实验还刺激。”

马星遥不动声色,紧盯门内。

乔伊冷静指挥,王昭带头押着废彪后撤。

整个过程无一人动手、无一人走样。

江湖规矩,换人就是换人。

没有这一套,哪怕赢了一时,也会输光全部人命。

三十几名矿工早已分批上车,临时联系的转运车早就在林道口集结。

乔伊带头上车,一边让王昭拨打王江海电话,一边对张芳说:

“立刻拷贝你的相片和陈树的证词,留一份云备份,一份交给我哥。”

陈树靠在车窗边,眯着眼:“我下次真不搞武器区了……换你们谁去吧。”

刘小利坐后排,擦着自己肩膀:“你行,你又快又准。就是别再让人反锁。”

乔伊看着窗外,风从山林中呼啸而出,带着矿区几十年的沉默与血泪,被这车灯一道道撕开。

“快,开车。”

“今晚,我们不能出新闻,但要让真相准备好醒来。

城市的夜晚依旧灯火通明,车流不息,远处还能听见夜市叫卖的声音。但在桐林商厦的这间休息室里,六个少年背靠背、肩并肩地沉默着坐着,眼神里写满了疲惫与警觉。

他们一刻都不敢真正松懈。

刚从凤凰山的黑夜里逃回来的他们,不是要庆祝,而是要盘点现实和下一步的风险。

这间员工休息室是王昭家的商厦配备的备用空间,简陋却安静,晚上不对外开放,只有她和管理层有钥匙。

几人一进来,**就像从战争回到安全屋的游击小队,**没人说话,先是确认人都在,接着张芳打开背包,把相机插入商用电脑,开始导出照片。

一张张画面跳进屏幕——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