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32)站在真相的门口——每个人都在赌,赌的是属于过去还是未来的命运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桐林商厦三楼的员工餐厅里,灯光柔暖,桌上热菜正冒着香气。
一盘干锅排骨刚端上来,王江海便夹了一块放进刘小利碗里:“你小子跳得最疯,吃点补补。”
他又朝陈树和马星遥点了点头:“你们俩今天表现不错,稳中带炸,像我年轻那阵儿。”
说着,他举起了杯:“来,都喝一口。”
乔磊想起身劝酒,王江海摆了摆手:“今晚我请,红酒刚到货,别浪费。”
几人碰杯,清脆一声,杯中酒香在暖黄灯下泛起波纹。
喝了一轮,王江海眼神微沉,靠着椅背说:“说实话,今晚你们的样子……让我想起了我十八岁那年。”
“那年,矿上刚批新井,我跟着施工队下井。没那么多规矩,就是拼胆儿和命。”他笑了笑,又叹了口气,“那年我挣了十万,家里人都觉得我成了。
可也是那年,井下出了点事。”
全桌安静下来,乔伊抬了抬头,神情微变。
王江海低声道:“我们发现了一种不在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。之后,一个自称‘石尽’的人带着一个叫‘Ω’的实验计划来了,号称是国际科研合作的一部分。”
陈树猛然一震,几乎脱口而出:“Ω?”
王江海看了他一眼,缓缓点头:“对。你怎么知道?”
马星遥声音低下来:“我父亲,是从那场实验之后,变了。”
陈树跟着说:“我爸在那场矿难后失踪了。对讲机里最后传出的,就是‘426’。”
王江海放下杯子,叹道:“原来……你们是为这个来的。”
“我们参加科研竞赛,也是为了这个。我们想调查三号井。”陈树认真地说,“不仅为了比赛,更是为了父亲。”
乔伊也开口:“我们想找到那个‘石尽’,弄清楚Ω到底是什么。”
王江海沉默良久,缓缓开口:“我可以帮你们进去一次。但我得提醒——那里,不是冰场,不是你们今晚摔一跤还能笑的地方。”
“那地方,一不小心,真的会让人再也回不来。”
乔伊看着他,声音很稳:“我们明白。但我们必须去。”
王江海点头,缓缓举杯:“那今晚起,你们就不再是学生了。”“你们,是要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的人。”
那顿饭,一直吃到十点多。
最后一道炒饭都凉了,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起身离开。
十点半。
餐厅只剩下桌上几盏保温灯还亮着,光影斜斜地洒在桌面上。
王江海坐在椅子上,手搭在茶杯边缘,语气低了些,但目光沉静而清晰。
“原来你们,是陈正和马翔的孩子。”
陈树点头,声音坚定:“我们一直在找真相。”
王江海眼神黯了片刻,随即认真看着他们:“你们的父亲,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有胆识的工人。”“他们那代人,真的想把矿井,变成未来。”
他说完,抬头望了一眼天花板,仿佛透过水泥,看见了当年那条灰暗却热血的井道。
“有些故事,不该埋在井下。”
“现在轮到你们——把它挖出来了。”
他抬眼望着他们,语气不再是玩笑,带着一点沉稳的提醒:
“你们真想好了吗?要下三号井?”
“这不是写作文,也不是做实验报告。下面不一定有你们要找的答案,有可能,是你们从没准备过的事。”
他停了停,像是斟酌着词句,又像是在确认他们的底气。
“有些门,一旦推开,就不只是光。”
乔伊这时候才开口,声音不大,却意外地坚定:
“我想好了。所以我才决定,在他们面前,说出自己的身份。”
她顿了一下,仿佛在压住什么,然后低声说:
“王叔,我……不是这个时代的人。”
王江海眉头一动,似笑非笑地看着她。
“我是从2021年来的。”
空气一下静下来。只有角落里出风声还在哼哼作响,像是在故意打破这突如其来的沉默。
王江海缓缓坐直,眼神紧紧盯着她,像在等她接下去的每一个字。
“您知道‘Ω’实验吧?”乔伊从脖子里取出那个金属吊坠,轻轻放在桌上。
那枚吊坠在灯光下反着暗蓝色的光,像什么旧世界的印记。
“我本来是2021年青华大学实验室的博士生,研究量子通信。那天……系统出了问题。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试验启动,谁也没想到会被卷进去。”
她语速缓慢,每句话像是经过深思后才放出来。
“我以为是机器宕机了,结果,再睁眼,我就在桐山二中的教室里了。”
王江海久久没动,眼神却已变了。
他低头看了看桌上的吊坠,沉声道:
“这东西……我在报告材料里见过。”
“那你就知道,”乔伊看着他,“这不是个梦,也不是我们自己在找刺激。”
马星遥和陈树也没再说话,只是静静地坐着。那一刻,桌边多了一种几乎要压不住的沉静感。
王江海抬起头,眼神里带着一种久违的锋利:
“那说明——‘石尽’还可能活着,那个实验……还没完。”
“我们必须找到他。”陈树低声说。
“就算不是为了我们自己,也得给那年出事的工人、你们的父亲,还有很多人,一个交代。”王江海缓缓说,语气像是压了很多年,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乔伊低头,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枚吊坠。
他们终于,站到了真正的入口前。
滑冰场的笑声、饭桌上的玩笑、校园里的青春,在这一刻都像被放轻了音量。
她再也不是那个一个人背着书包闯进教室的“转学生”。她身边有了陈树、有了马星遥,有了王江海——
一群人,开始要一起面对那些藏在井下的故事。
过了许久,王江海才缓缓开口:
“这事,别告诉其他人。”
他看了乔伊一眼,又扫过两个男生。
“特别是——你们的家人。”
陈树一愣,脱口而出:“为什么?”
王江海叹了口气,语气有些复杂:“因为有的家人太明白事理了。他们太知道什么事该做、什么事不能做。”“他们不会陪你们冒险,他们只会劝你们回头。”他说完这句话,语气放轻了点,“这不是他们的错,而是他们活得太清醒了。”
陈树没有再追问,只轻轻点头。她明白,不告诉,是一种保护——保护那些愿意留在岸边守灯的人。
“2021年是怎样的?”王江海忽然问她。
乔伊想了想,笑得有点苦涩:
“信息比现在多百倍,但人和人之间反而更远。”
“科技很发达,孤独也不见少。”
“我们能穿越时间,却越来越不敢开口和人说一句真话。”
王江海听完这句话,沉默许久,缓缓点头。
“你这句话,说得比什么实验报告都准。”
他举起杯子,像是敬这桌年轻人,也敬他们将要走上的那条路。
“你们不是普通的学生了,”他说,“从今晚开始,你们是故事里的角色,是那盏灯后的人。”
他仰头喝完那杯酒,脸上的褶子在黄灯下像被时间轻轻压过,但他的眼睛里,却是清醒的光。
就在这时——
门口传来敲门声。
两下,干净利落。
气氛倏地一静。
王昭推门而入,视线直接落在乔伊身上:“你们在聊什么?”
空气顿时像被拽紧了一根线。
王江海微微一怔,随即笑着化解气氛:“昭昭,你怎么上来了?”
王昭语气干脆:“乔伊没下楼,我来找她。”她眼角扫了一圈桌上铺开的图纸和空酒杯,眯了眯眼:“我是不是……打扰了?”
乔伊正要开口,王江海却抢先站起,语气温和但带着一丝意味深长:“来得正好,正好有话和你说。”
他看着她,一字一顿:“昭昭,这次你不用下井。”
“我们这批人里,我来带队。三号井的结构复杂,风险不小,有些地方……甚至不能用‘这个时代的逻辑’去理解。”
“你留下,在地面协调资料和通讯。别担心,我们一日内回来。”
话音刚落,王昭没犹豫,干脆利落地答了两个字:“不行。”
几人一愣。
她往前一步,站定,语气清晰坚定,像答题时的笔锋落纸:
“我们六个,是一起走到现在的团队。哪怕只有三个人下井,剩下的人也必须‘在场’。”
“我们不是为了热闹组的队,不是滑冰、拍照、凑热闹的搭子。”
“我们是一起继承这段事的人。”她顿了顿,眼神落到王江海身上,“您让我留在地面,我可以听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