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小说 > 乐园边界

你从未真正醒来(1/2)

目录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苏离睁开眼的时候,天花板上正在滴水。

不是系统副本中常见的静态背景音,而是真实的、毫无节奏的滴水声,每一下都砸在她的听觉皮层上,带着一种几乎能拉扯意识的冷意。

她眨了眨眼,下意识伸手去摸额头——没有水。她的额发干燥,手心温热。

可水声依旧在。

她坐起身,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老旧的木床上,四周是昏黄墙漆与微微发霉的空气,像极了她小时候住过的那间郊区房间。

桌上放着一个掉漆的收音机,电源没有插,喇叭却轻轻响着一段似有若无的旋律。窗帘外是一片模糊的光雾,看不清白天黑夜,只有时不时掠过的鸟影,带着一种荒诞的、被人为制造的自然感。

她的第一反应是——这不是刚才那个街区副本。

也不是系统标准范式里的惩罚副本。

更像是……一种“回声”。

副本的“回声”,来源于她的过往记忆,却不是准确复刻,而是像在某个被低精度模拟器扫描过的模型库中,随机拼接出了她的“童年印象样本”。

苏离低头看向自己的手,皮肤上泛着微光,不再是上一个副本中那种被锚点构建拉紧的现实感,而是略显浮动的数据边缘。

她意识到,这不是副本正式结构。

这是一次系统的“复合感知测试”过程。

她并不是真的“清醒”了,而是落入了一种更高级的“感知困扰带”,这类区域通常用于临界人格的“真实性重检”。

——如果你连自己醒没醒都无法判断,就会开始怀疑:你有没有真的醒过。

“你终于起来了。”

一个声音从她身后响起。

苏离转身,一个身影正靠着门框站着,穿着她高中时的校服,神情懒散,眼神中却带着一种看透一切的清澈。

那是她自己。

确切地说,是十七岁的苏离。

她几乎立刻意识到,这不是她对过去的回忆,而是系统投放给她的自我对照模型。一个用于验证她是否偏离“原始意识结构”的映像体。

“我早就猜到你会来这里。”少女苏离耸耸肩,“你那种扭来扭去的逃法,早晚会被拉回来做这个测试。”

“你不是我。”苏离冷冷地说。

“也许不是现在的你,但我确实是你曾经的某个版本。”少女抬起手,指了指自己太阳穴,“你的脑里对‘真实自我’的认知,早就被系统拷贝了好几层。就看你哪一次愿意认了。”

“我不会认你。”

“哦?”少女笑了笑,转过身走进厨房,“那你最好别吃这里的饭,别用这里的水,别开这里的窗。因为你接受它们的那一刻,就是你承认这个空间的‘真实性’。”

苏离没有追上去,只是站在原地,死死盯着那扇泛黄的门板。

这是个陷阱。但不是物理意义上的,而是认知意义上的。

系统构建这类“感知困扰空间”,不是为了惩罚她,而是试图诱导她选择认同某个过去的自己,从而放弃当下的觉醒路径。

她一旦认同这个“十七岁的自己”,就相当于在逻辑层面默认:“我曾经是更好、更纯净的我”,那么系统就能以“恢复”或“还原”的名义,逐步“回写”她当前的意识结构。

厨房传来水声,炒菜的声音,还有那熟悉到近乎诡异的《爱情买卖》旋律。

苏离忍不住咬牙笑了一声——系统还真是考古式重建,连她初中时最讨厌的流行曲都调出来了。

她环视四周,注意到窗台上放着一本旧笔记本,上面写着:

【请记录下你此刻对“真实自我”的描述】

她知道,只要她写下哪怕一个字,这段“测试副本”就会认定她进入了“自我回溯状态”,而系统将有权启用“副本回写算法”,强制她进入“思维干预通道”。

这是她目前最不能容忍的。

她缓步走到笔记本前,手指悬在上方,忽然停住。

然后,她写下了四个字:

“不是现在。”

瞬间,墙壁震颤了一下,像是系统识别到关键语义的入侵逻辑被触发。

苏离抬头,看见十七岁的自己从厨房探出头,表情罕见地凝重:“你写了什么?”

苏离淡淡一笑:“我写我还没来得及成为我自己。”

电灯啪地一声灭了。

一股潮湿的风从窗户缝隙中灌进来,带着泛旧的印刷墨味,仿佛整个空间正在崩解。

【非标准答复】

【原型一致性测试失败】

【临界态人格未入库】

【副本感知结构将强制转入第二阶段】

苏离站在原地不动,任由那片记忆的幻象缓缓剥落。

她知道,接下来的测试会更加扭曲。

但她也知道,她已经成功逃过了**“回溯诱导”**这一关。

而她现在最需要做的,是找到这片“困扰副本”的出口。

——或者,制造一个出口。

她曾以为“困扰副本”的出口,会像此前那些副本一样,藏在某个逻辑死角或者故事节点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