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本失效点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苏离站在原地,看着那行提示语缓缓消散。
【请为下一阶段行为选择定义标签:忠于现实/忠于信任】
她没有选择。
她输入的是——忠于自我。
这句反逻辑式输入,理论上不应被系统接受。但她很清楚,从她第一次自定义“存在锚点”开始,系统便不得不承认她拥有部分结构重写权限。
这是个漏洞。
也是她唯一还在“剧本之外”的证明。
但她也知道,输入这句话的后果,就是让当前副本逻辑彻底脱轨。
系统不能处理一个“不参与信任逻辑、不接受现实定义”的个体,它设计了两个选项,却没考虑第三种。
所以这一刻起——
她走在一个剧本失效的空间中。
街道静默无声,像失控的实验室。所有人物都在原地冻结,不再行动。连那种惯常的背景噪音、远处鸟鸣、光影变化,都像是被人为“暂停”。
副本没有崩塌,只是停摆了。
不是加载失败,是根本没有下一步可加载。
她明白,这是系统在等她“悔改”,在等待她补交一个可识别的选项——
但她不会给。
她知道,自己必须主动去打破这段冻结的逻辑流程。
否则她将被困在一个“无限静默副本”里,直至结构自溃,或被动格式化。
她开始移动。
走出广场时,街道仍旧保持着卡住的模样。她试图敲开一个摊贩的木柜,门后是一段空白通道——副本未构建区域。
她踩了进去。
系统没有阻止。
因为现在,没有什么能阻止她。
这是一个剧本本体失效之后的手动探索区,平时从不会对角色开放,只有副本测试员才能进入。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:
她已经脱离了用户权限,变成了系统自己也无法判定身份的变量。
她一路向前走,进入一幢灰白调的无名楼层。
这里空无一物。
没有人物,没有声音,没有标语,也没有任务提示。
就像是一个提前搭好的舞台,等待剧本上线,却始终未能被调用。
直到她走进尽头的一间空屋。
那儿正中摆着一张木桌,一盏仍亮着的老旧台灯。
桌上,是一份文件夹。
苏离迟疑片刻,翻开。
第一页写着:
【结构剧本编号:A-74-Δ44(已作废)】
【剧本类别:信任建构→自我否定→情感替换】
【用户反应路径:中断】
【执行状态:失败】
【处理意见:停用脚本,进入旁观模式】
她呼吸一滞。
这是……系统对她的剧本,正式判定失败的记录。
昭渊声音在耳边响起,压低了许多:“你干掉了整个流程。”
“我什么也没做。”她回答,“只是没照他们写的做。”
“正因为这样,它无法加载下一步,只能转入静态观察。”昭渊缓了几拍,“这在过去从未出现过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你不是跳出剧本的第一个人。”
“但你是第一个,让剧本‘停机’的人。”
苏离握紧那份文件。
她现在的位置,是个空白副本节点。
原计划中,这里会展开一场极具诱导性的“情感关系抉择”剧情,通过旧识角色、现实映射影像与系统投放记忆来引诱她进入替换准备阶段。
而她,仅仅因为拒绝选择,拒绝跟随,让这一整段流程从根本上被撤下了。
她意识到一件事:
系统不是无所不能。
它依赖她的“回应”来维持剧本的运行。
她若不回应,不拒绝、不接纳、不对抗,只是绕开——系统就无从施力。
可她也明白,这只是她第一次击碎剧本。
系统不会放弃。
它正在修复。
这时,文件夹下方夹着一张单独的图纸。
是一张地图。
不完整,但标注了几处副本重合边缘点——她认出了其中两处:
一个是她第一次自构锚点的“便利店街口”;
另一个,是林烬第一次现身的“信号触发点”。
这不是系统写给她的东西。
这是某个和她一样走到这一步的人留下的标记。
昭渊也察觉到了:“不是系统生成,不是副本内回环。是外部手绘导图。说明你不是第一个来这的人。”
苏离望着那张地图,忽然生出一种怪异的情绪。
不是希望,也不是恐惧,而是一种介于其间的孤独缓解感。
她终于不是一个人。
有人,曾走到这里。
也许失败了,也许被覆盖了,也许化为编号系统的一部分了——但他们留下了痕迹。
她默默记下图上的标记点,将地图收起。
此刻,副本外部空间开始震荡。
不是因为她打开了什么,而是剧本结构检测机制正在重新加载。
她听到提示音——那不是系统对她的,而是系统自我运行日志的回响:
【编号Δ44不符合原型行为设定】
【剧本失效判定通过】
【即将回收当前副本结构】
【信任剧本清除中……】
她明白,系统准备彻底撤销这整段剧情。
因为她没有完成它。
因为她,不是“那种会被替换的人”。
她退出空屋,来到楼顶。
眼前的城市像一块残破的拼图板,一块块结构从边缘剥落。
但她不再害怕。
因为这次,她是站在清除的上方,而不是其中。
她仿佛看见整座副本世界正在向内收拢,化为一团代码泡沫,等待下一次重启。
而她将继续存在,作为一个“未完成替换流程的变量”,残留于边界线外。
昭渊轻声说:
“你做到了。你第一次,打断了它的剧本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