陷阱加载中(1/2)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苏离醒来的时候,天花板已经不再是公寓那熟悉的灰白色。
她缓慢睁眼,脑袋如同被什么冰冷的液体灌注过,思维迟钝、眼皮沉重。她试图起身,却发现身体被一层透明的“粘膜”紧紧裹住——像是某种仿生纤维,既不阻碍呼吸,却又隔绝一切外部感知。
她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。大脑里残存着断续的记忆碎片:昭渊警告她“系统要动手了”,然后是那一片雪花噪点的屏幕,以及那句来自镜中之人的低语:“试炼开始。”
可现在这里,是哪里?
四周是一间圆形穹顶结构的空室,墙体呈现出缓慢的流动光带,像是液态神经元在墙面缓慢爬行,颜色从暗蓝到血红不断转换。整个空间毫无出口,却又没有压迫感,仿佛她正身处某种“温和”却冰冷的陷阱核心。
她听见“咔哒”一声。
是纤维外壳自动脱落的声音。
苏离挣脱而出,赤足落地。脚下的材质宛如软化的合金,又像微热的肌肤,让她本能地打了个寒战。
一个提示音在她耳边响起——熟悉,却明显带着一点延迟的失真:
【副本编号:R1-7-3】
【同步者身份:测试中】
【加载模板:个体封闭认知剧本/人格诱导型】
【建议状态:完全沉浸】
她的脸色一下变了。
“人格诱导型剧本”——这个术语她在意识中心时听说过,是系统为了干扰异常人格而专门设计的剧本类型:它不会立刻摧毁你,而是温水煮青蛙式地构建一个“你愿意相信的世界”,再在最深处,替换你的自我结构。
“昭渊。”她试图呼唤那个冷静强势的声音。
没有回应。
她的心往下一沉。
不是昭渊不在——而是信号被切断了。她被“单人隔离”。
脚下空间忽然一阵震动,一条狭窄的阶梯从地板下升起。她知道,她没有选择。副本已启动,任何原地停留都将被判定为“拒绝执行”,后果不是重启就是格式化。
她赤着脚,一步步走上那仿佛由光线构成的阶梯。
顶端,是一扇门。
她推开门,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干净、整齐、毫无破绽的公寓。和她曾住过的那间几乎一模一样——沙发的褶皱、冰箱上的便利贴、客厅一角那本微微翻起的书页。
她甚至听见厨房水壶正在烧水的声音。
唯一不同的是,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,是暖黄色的,透着些不真实的明亮。
她试探着走过去,掀开帘子,外面是一个被阳光包裹的城市。高楼、街道、车辆,井然有序。
“这不是现实。”她喃喃。
太完美了。
这种完美,本身就是一种畸形。
她打开门,走出公寓。走廊与电梯也一模一样,一直到她走到楼下,进入街道——依旧是那座城市的模样,甚至连便利店都摆在原来的位置。
唯一的问题是:没有人。
她在街上走了十五分钟,没有看到一个行人。街道干净得如同刚刚高压清洗过,连纸屑都找不到一张。所有的红绿灯都精准切换,所有的商店都亮着灯,却没有顾客。
就像……这是为她一个人“专门开设”的模拟空间。
她终于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停下脚步。
一辆白色的送货无人车经过她身边,缓缓停下,从车身背后打开一个口。
里面是一个文件袋,封皮印着两个字:
【归还。】
她颤抖着伸手打开袋子。
里面是一张她的身份证复印件——但照片不对,是她前不久在副本镜像中见到过的那个“自己”。
那个人,笑容从容,眼神坚定。
而照片角落,印着一个编号:
【Δ44】
她喃喃地重复这个编号,手指缓慢地划过数字。
然后,她感觉到脑中一阵刺痛——短促而精确,如同一根针瞬间插入意识深层。下一秒,一组记忆猛然炸裂般浮现出来:
她被当作人格残留体处理,被多次同步失败记录捕捉,在编号系统中被归为“Δ类污染体”——即系统判定为“已知异常但暂不稳定”的人格结构。
而她此刻所处的副本,正是用于“Δ类人格诱导”的标准模板。
她被投放到了一个诱导她“认同自己并非异常人格”的试炼场。
“很好……”她苦笑一声,声音发颤。
也就是说,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被记录。
她所面对的不是一次逃脱游戏,而是一场“归顺测试”。
忽然,远方某栋高楼的电子屏闪过一条文字通告:
【Δ44-认知校准率:12%】
【人格倾向判定:动摇中】
【当前状态:观察阶段/阶段一加载完毕】
苏离怔怔看着那组数字,一股冰冷的恐惧慢慢从脊柱升起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